首页

正在播放 女s

时间:2025-05-29 01:24:46 作者:第十七届海峡百姓论坛举行 两岸合编台胞寻根指南索引 浏览量:53888

  中新社福建南平5月28日电 (记者 闫旭 张丽君)第十七届海峡论坛·海峡百姓论坛28日举行,400余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宗亲贤达、姓氏文化研究团体专家学者齐聚南平,共叙亲情乡谊。

  海峡百姓论坛旨在传承两岸姓氏文化,赓续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。自2007年创办以来,已吸引超过3万名两岸乡亲参加,成为深受两岸同胞喜爱的“家庭聚会”。

  “我是1957年在金门出生,在两岸成长,心情是很难三言两语讲清楚的。”新党主席吴成典在致辞中说,“我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。”在他看来,两岸融合发展,福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  本届论坛以“两岸同根 闽台一家”为主题。活动现场,与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两岸寻根寻亲成功案例,共享族谱寻根、亲人团圆的喜悦。

  武汉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天山的祖籍地在福建,去年,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等各方的协助下,他找到了在泉州南安的亲人,对接了族谱,续上一段失散了200多年的宗族亲缘。

  “回家真好!”王天山说,找到亲人的时刻,内心是百感交集的。台湾的亲人们知道了也很开心,都希望能回到祖籍地祭祖探亲。

  通过族谱展示、查找、对接,海峡百姓论坛已经服务了上百万名海内外宗亲,帮助他们实现寻根谒祖、续谱联宗的夙愿。去年的海峡百姓论坛上,两岸姓氏合编《闽台寻根祠典》(现名《海峡名祠》)启动,目前该书的篇目及撰写范例已完成。

  此次论坛上,两岸姓氏团体再次签约合编书目,将合编《台胞寻根索引指南》。同时,余、朱、傅、纪、彭五个姓氏族谱对接常态化联合交流机制在论坛上启动,为两岸姓氏间的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粤港澳大湾区)香港青年在东莞:要让下一代记住自己的“根”

蔡新元透露,近期他和团队正在制作AI(人工智能)国风漫剧《诗路人生》,拟选取中国古代15位著名诗人,以“中式美学”风格,讲述其人生历程。整个系列共15集、每集3分钟。目前,团队已完成《诗路人生·李白》创作,声画均由人工智能完成,3分钟共85个镜头,耗时4天。

两岸专家学者共议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建设

2017年,丹尼把家乡的蓝牛引进了兵团第一师八团塔门镇,建立了养殖繁育基地,“这片本来一根野草都不长的沙丘,现在通过改良变成一片丰沃绿洲。”现在内蒙古、甘肃、山东、宁夏等地,都引进比利时蓝牛冻精,丹尼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,“牛日子”还长着呢!

首位!这位副部级“女将”,多了一个新身份

罗熙丹认为,扩大本币使用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。她指出,2023年,中巴双方的本币结算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。人民币在巴西的使用大幅增加,一些巴西银行加入了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。“据了解,人民币目前是巴西外汇结算中的第八大交易货币,存在上升至第四或第五的趋势。”

在喀山,习近平说起“万里茶道”

烤包子、大盘鸡、胡尔达克、米肠子、手抓肉、波尔萨克……不同民族的美食接连登场。只见300多户社区居民围坐长桌旁,共享美食,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交融。

中国国防部正告菲方:绑上美国战车只会自毁家园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